2023年7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张楠迪扬副教授应邀为英国上市365官网2022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及部分研究生做了《公共管理案例撰写与分析精要》专题讲座。讲座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负责人吴芸副教授主持,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二区122教室举行。
张楠迪扬副教授目前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英国上市365官网案例中心主任,行政管理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青年理事,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企关系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员等职务;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数字治理,营商环境、政商关系,地方政府治理与创新,香港公共政策等方面。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张楠迪扬副教授首先以提问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同学了解“案例”的概念:鲜活的故事,并指出案例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性;并以此延伸,公共管理案例即是一个聚焦公共管理治理议题的故事或现象,通过实践为公共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在了解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概念后,张楠迪扬副教授以《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为例强调了公共管理案例的核心要点是公共治理者的参与,单纯的社会现象并不能被划为公共管理案例的范畴;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公共管理案例的基本要素、文本写作要素及其与深度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的区别,指出案例写作的一些常见问题。
通过从关注面广度、侧重点、文字特色、主体等方面对公共管理案例和深度新闻报道、学术论文进行辨析区分,张楠迪扬副教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案例文本的写作要素:决策者、核心人物、关键事件、故事线、各参与方、照片、数据、参考文献等,并且从参赛者角度指导同学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写作。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张楠迪扬副教授以《“官告民”,治本之策,还是釜底抽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控辍保学探索》为例,从题目的构成、文本素材和文本结构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指出起、承、转、合在案例中的具体内涵及应用:“起”即基础的场景介绍,交代案例发生的背景;“承”即关键时间的推出,引出争端和矛盾焦点;“转”即困境中的抉择;“合”是案例的高潮部分,往往包含着决策点的机会与制约因素。
在交流解惑环节,张楠迪扬副教授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案例如何‘接地气’?”、“如何找到一个案例的切入点”等问题,为同学们未来写作公共管理案例提供了经验。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获益匪浅,解决了关于公共管理案例写作的疑惑。